救命3分钟: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预防与急救
精神科护士小陈在巡视病房时,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张女士在床边突然倒地,双手紧扣喉咙,拼命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。小陈迅速判断患者出现了“噎食”。她大声呼叫同事协助,采用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施救,并通过手指清除异物术,成功取出卡在患者气道内的馒头块。因抢救及时,整个过程仅耗时2分03秒,患者最终脱离生命危险。
噎食一旦发生,黄金抢救时间仅有短短3分钟,掌握防护与急救方法,就是为生命争分夺秒。
风险预警:容易出现噎食的人群
精神疾病患者因疾病或药物副作用,比普通人更易遇到噎食危机。有的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,导致咽喉部肌肉松弛或运动不协调,吞咽反应变得迟缓;有的精神分裂患者吃饭时突然陷入幻觉、妄想,不能集中注意力;有的躁狂患者吃饭时狼吞虎咽;有的抑郁患者机械性吞咽;80%的老年痴呆患者存在隐性吞咽障碍。这些人发生噎食的风险是常人的17倍。
五步防护,把危险挡在喉咙外
1.饮食“安检”:将食物切成小块、煮得软烂,避免给患者吃粽子、汤圆、年糕、带骨肉类等容易卡住喉咙的食物。
2.进餐“护航”:进餐时专人陪伴,时刻提醒“慢一点,嚼碎再咽”,避免边吃边说笑。
3.口腔“检修”:每天检查假牙是否松动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,杜绝因假牙脱落引发噎食。
4.餐具“瘦身”:把大汤勺换成儿童餐具,每口进食量控制在小汤匙的“一勺之量”,让咽喉负担降到最低。避免使用吸管,防止误吸。
5.环境“静音”:保持进餐环境安静,减少电视、手机等干扰源,让患者专注于吃饭。
急救破障:黄金3分钟生死操作
当患者突然手抓颈部、面色青紫、无法发声,说明咽喉已被完全堵塞,这时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救命绝招。
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,双臂环绕其腹部,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两横指处,另一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内、向上冲击腹部,动作就像用打气筒给瘪胎打气,通过肺部残留气体形成的气流冲击,将堵塞物“顶”出来。
如果是意识不清的患者,可使其平卧,用掌根在肚脐上方快速冲击。每一次有力的冲击,都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的砝码。
专业提醒:急救误区需警惕
× 错误拍打背部:可能导致异物移位至更深气道,加重阻塞。
× 盲目催吐:可能引发误吸,适得其反。
× 等待观望:大脑缺氧超过4-6分钟将造成不可逆损伤,必须争分夺秒实施急救。
守护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安全,需要科学防护与及时急救。请记住这些知识,当危险来临时,我们就能化身“生命守护者”,为患者打通这条关乎生死的“咽喉要道”。
作者: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、副主任护师 宋丽娟
审核: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、主任医师 王亮